Web3發展:重塑數字經濟未來,香港如何把握機遇?

香港正通過監管沙盒試驗與央行數字貨幣跨境網絡,探索將代幣化經濟融入傳統金融血管的可行路徑。這場峰會或成關鍵轉折點:當合規框架逐漸清晰,技術基建日趨完善,這座城市的制度彈性與國際化基因,可能孕育出Web3與現實經濟的無縫介面。

文:吳炳軒 @ 香港教育大學實習 學生

在今年 2月,Draper Dragon 與哈佛校友會於香港數碼港聯合主辦研討會「Impact and Response to the New U.S.Digital Asset Strategy on Hong Kong’s Policies and Investments」,揭開區塊鏈技術驅動的金融範式轉型序幕。這場匯聚全球監管者、技術極客與機構投資人的對話,直指 Web3 核心命題——如何以去中心化架構重建數字信任,同時平衡金融穩定與創新突破。

互聯網的每一次迭代都深刻改變著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從 Web1 的靜態資訊展示到 Web2 的社交平臺壟斷,再到如今以區塊鏈為核心的 Web3 浪潮,這場數字革命正以「去中心化」為矛,直指傳統經濟體系的痛點。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樞紐,在這場變革中既面臨挑戰,更握有獨特機遇。

一、Web3:用戶主權的數字新大陸
當我們在社交平臺創作內容卻無法掌控數據,當我們的資產交易依賴層層仲介機構,Web3的出現提供了顛覆性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技術構建「用戶擁有、用戶治理、用戶受益」的生態系統,當中包括了三大技術支柱。

  • 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協議條款,消除人為干預風險(如房地產租金自動分配)
  • 去中心化存儲:IPFS等技術確保數據永不消失,避免平臺壟斷
  • 零知識證明:實現「既驗證真實性又保護隱私」的完美平衡

香港數碼港 已有企業運用這些技術開發醫療數據共用平臺,患者可自主授權研究機構使用加密病歷,並通過代幣獲得收益,這正是 Web3 價值的生動體現。

二、RWA:實體資產上鏈革命

RWA(Real World Asset Tokenization)是指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現實世界中的實物資產(如房地產、藝術品、債券等)轉化為數字代幣的過程。這些代幣代表資產的所有權或收益權,可在區塊鏈網路上自由交易,從而提升資產的流動性、透明度和可及性。

RWA產業優勢:
流動性釋放:藝術品、礦產等「凍結資產」可轉化為可分割並交易的數字資產,釋放資產價值。
透明度升級: 區塊鏈技術為資產的交易和管理提供了極高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增強了投資者的信任。
成本降低: 去中介化和智能合約的廣泛應用,使得資產交易和管理更加高效、低成本。

但挑戰同樣嚴峻。目前許多案例證明其存在底層資產品質審核缺失的問題,這提示著監管框架極需完善 — 這正是香港可發揮制度優勢的領域。

三、去中心化AI:打破數據壟斷的新範式
當ChatGPT等AI巨頭坐擁萬億數據紅利時,Web3提供了更公平的解決方案。當下的去中心化區塊為全球範圍內的交易打開了大門,用戶可以管理個人數據、交易和資產。同時,去中心化區塊鏈還讓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簡單,不再需要現金、信用卡或支票。去中心化區塊鏈可供所有人免費訪問,或將通過改變有形(和數字)商品的購買、轉移和出售方式來重塑全球商業的未來。據報告顯示,到2027年,零售區塊鏈市場估值預計將達到320億美元。

區塊鏈+AI的化學效應
數據確權:每份數據貢獻都可溯源並獲得收益
算力眾籌:閒置GPU資源通過代幣激勵參與模型訓練
可信推理:智能合約確保AI決策過程透明可審計

這種模式正在改變遊戲規則。據 Deloitte 報告,香港擁有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友好的營商環境以及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和區塊鏈產業,能夠充分利用Web 3創新帶來的機遇。隨著去中心化技術和區塊鏈應用的興起,香港有潛力成為數字資產創建和交易中心,以及開發Web 3新應用和平臺的領導者。此外,憑藉其在亞太地區所處的戰略位置,以及其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國際交易聯繫,香港可成為企業進軍不斷發展的數字經濟領域的理想門戶。

香港的突圍之路:監管與創新的平衡術
面對新加坡、迪拜等競爭對手,香港正在構建獨特的Web3生態。據2025至26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演辭,近年香港政府積極發展香港的虛擬資產生態圈,以監管和市場發展並重的框架,走在世界的領先位置。並且即將發表第二份發展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探討如何結合傳統金融服務優勢與虛擬資產領域的技術創新,並提高實體經濟活動的安全性和靈活性,亦會鼓勵本地和國際企業探索虛擬資產技術的創新及應用。政府會在年內就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進行諮詢。

  • 發放首批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要求冷錢包儲備並規定相關事項
  • 金管局「Project Ensemble」探索代幣化存款跨境結算
  • 綠色金融創新:將新能源資產通證化,吸引資金投資。
  • 人才培育計畫:數碼港Web3基地已孵化多個專案,提供法律合規、技術驗證等支持,但掣肘依然存在。如何建立更具前瞻性的監管沙盒,成為關鍵挑戰。

五、未來圖景:Web3將如何改變生活?
早晨:持有某東京公寓的租金代幣自動到賬,支付早餐費用
上午:用 醫療數據代幣 兌換私人 AI健康顧問服務
下午:作為DAO成員投票決定社區公園改造方案
夜晚:用碳積分代幣購買限量版數字藝術品

這並非科幻場景。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30年Web3將重構30%的全球經濟活動。香港若能把握RWA金融創新與跨境支付樞紐優勢,有望成為Web3時代的「數字華爾街」。


這場數字革命已拉開帷幕,誰能在去中心化浪潮中找到新的中心座標,答案或許就在維港兩岸的燈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