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成功之道:轉弱為強 為市民創造優質生活環境

新加坡團其中一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莫過於其完善的城市規劃及房屋政策。不少團友們參與這交流團前,都十分好奇,為何同樣是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卻可以妥善地安排土地用途,又能做到「人人有屋住」、綠化程度高,而且環境一點也不覺得擁擠?

新加坡房策的一大特色,是以組屋作為房屋政策的骨幹,由建屋發展局負責大量建築組屋,達致逾八成國民居住在組屋,當中更有91%是業主,讓大部份國民成為業主,毋須為居住問題擔憂,維持社會穩定。

參觀城市規劃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後,我們都深入了解到,新加坡政府是如何早於1965年獨立後便已開始規劃將來發展所需用地,以及土地短缺時如何增加供應,分階段作多次填海。當中包括位於濱海灣的多項填海工程,使國土由立國時581.5平方公里提高到2016年的719.2平方公里。新加坡重視土地房屋供應之餘,亦不會盲目重視發展而忽略了環境的保育及可持續性發展,於水資源及潔淨能源方面更是放了很多心思。

新生水展覽館(NEWater Vistor Centre)和濱海堤壩 (Marina Barrage) ,就向我們展示了新加坡是如何地重視水資源,更視之為城市的命脈。在李光耀時代,新加坡非常需要曾經一度依賴馬來西亞的淡水資源供應,但當時的政府已經意識到發展本土水源的重要性,於是積極發展水資源產業,長遠地規劃水資源政策,包括對整個水循環的管理,興建多座海水化淡廠,並進行大幅度的公共教育,讓當地人民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經過多年的努力,現時的新加坡,已建立起領先全球的水資源技術研發中心,不單成功為人民提供足夠的飲用水,更能把高質量的「 新生水」和水資源技術輸出至東南亞各國;而濱海堤壩 (Marina Barrage) 運用堤壩技術,分隔海水和淡水並引導至其人工淡水湖,不但緩解了新加坡低洼地帶的水浸情況,更成為當地的環保教育中心和市民的休閒設施。

反思香港,不但房屋供應短缺,在環境保育及可持續性發展上面,我們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當中的關鍵就是缺乏長遠的規劃。兩地同樣是需求十分大的城市,而且也面對著與新加坡類似的水資源稀缺問題。雖然最近香港關於興建海水化淡廠的七十七億撥款獲財委會通過,但政府應更積極地檢討和制訂水資源產業的定位和策略,無論是以應對東江水的供給及價格問題 ,或者對全球暖化的考慮。為本港發展作長遠規劃,迫切性刻不容緩。

文:Cathy Tse, Cherry Chiang, Edward Wong, Roy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