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F (Asia Pacific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

【現正招生】未來創新領袖之旅,帶你認識 新加坡、馬來西亞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於 2018 年進行的「亞洲數碼轉型」全球研究報告,在數碼基建、人力資本及行業連接能力這三個範疇上,香港 和 新加坡 都位列亞洲三甲。新加坡天政府近年積極發展創新經濟,更多次於全球創新指數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位居亞洲之首,而 馬來西亞近年亦積極推動「數碼馬來西亞」 (Malaysia Digital)倡議,並提倡設立數碼遊牧區域,加上當地人才通曉多種語言,未來發展可期。 …

D-Generation 社區創新大使計劃 — 第五期培訓 正式開始

「多元、平等、包容」(DEI) 近年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重視,與此同時,在疫情下,不少學生缺乏 實體上課 和 實習機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聯繫較以往少了。有見及此,D-Generation社區創新大使計劃於2021年正式啟動,並致力透過促進朋輩學習,推動不同背景青年學習社會共融,以建立朋輩支援網絡。 …

為未來工作做好準備:透過 遙距實習 發展 關鍵技能

近年來,遠程實習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尤其在 COVID-19 疫情下,更受到關注。遙距實習 是指學生可以在家中或其他地方通過互聯網進行實習,而不必實際到公司或組織的辦公室。這種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便利性,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來招募和發掘新的人才。 …

跳出「單一思維神經線」,開創 多元出路,助你的 生涯規劃 更上一層樓

歐陽偉豪博士 (Ben Sir)是一個多棲發展的學者,從粵語研究、電視節目、舞台劇以至社企等都有他的身影。在上月底舉辦的 TEDxChaterRoad 裡面,他就以數個香港的現象去解釋許多人可能輸在「單一思維神經線」這個情況。而在了解「單一思維神經線」前,Ben Sir向我們分享了兩個關於「單一思維」的現象,以便我們理解。 …

教育創變大召集!學校領航者在後疫時代的創新策略及角色

教育燃新是一群由香港教育創新者所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他們的使命是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提供更具創新的教育方式,例如嘗試改變現時某些不夠完美的教育制度。他們也知道教育要實行創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只靠教育界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育燃新舉辦了這次跨界共學計劃,希望可以和各界的人士共同思考和研討創新的路徑。 …

「共創明『Teen』計劃」能打破本港 跨代貧窮 的困局嗎?或是他們是缺乏 發展及培訓機會?

跨代貧窮是歷屆特區政府面對的重大課題之一。根據港府於2016年公佈的堅尼系數(反映貧富差距程度的指標)為0.539, 代表收入不均及貧富懸殊情況嚴重,而港府於今年7月宣布成立「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為2000名居於劏房的初中學生推行為期一年的試驗計劃。 …

Future City Summit 2022

第七屆「未來城市峰會」將於 2022 年 12 月 13 日於香港科技園舉辦

不論是全球經濟動盪、地緣政治挑戰、新冠疫情過後的公共財政、社會創新滯後,香港都首當其衝地成為全球變化下的風雲之地,同時面對更多從社區到整體社會經濟及全球城市品牌的挑戰。第七屆「未來城市峰會」(Future City Summit)將一連在 香港、新加坡、柬埔寨金邊市 及 印尼首都 雅加達 舉辦,帶動發展中亞洲地區共同討論香港未來全球城市品牌定位及可持續發展。 …

全新去中心化 寫作模型 顛覆 出版界|為什麼「版權所有,翻印不究」反而有利創作者?

不知什麼時候,「文字有價」成為了大家暗自認同,卻又沉默不語的課題。傳統出版模式下,為了讓作品增加競爭力,出版社、書店分擔作品包裝、推廣、分銷等角色,當作品成功走進讀者世界裡的時候,留給創作者的價值已經被重重關卡過濾不少。當然,關鍵還是盜版問題,真正進入付費牆的人並不多,而網絡世界的發達更大大加強了文字價值的稀釋度。有時候,這個甚至是創作者的「good problem」,畢竟有人看盜版,總好過作品無人問津。 …

AYF 發表首份《影響力報告》

適逢亞太區青年發展基金 (AYF) 踏入五週年之際, AYF 發表首份《影響力報告》。過去五年, AYF 致力推動青年發展項目,培育未來領袖,及建立一個匯聚青年力量的平台,希望透過連繫(Connect)、協作 (Collaborate)、共創 (Co-Create) 這三個工作方針,能夠促進知識傳播和跨界合作,並支援培育社會創新意念,讓青年各展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