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加密市場歷低潮 Web3.0發展不停步

最近,JPEX 事件成為熱門話題,引起了人們對虛擬資產管理和安全性的關注。同時,全球加密市場進入淡季,NFT 市場的價格出現波動。儘管加密市場低迷,但Web3.0 仍在持續發展,世界各地正在制定相關政策,推動虛擬資產的應用。這顯示出 Web3.0 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

【am730 專欄】深入了解弱勢社群需要 關注香港精神健康問題

悲劇頻生,這個星期我們接二連三出現的命案,讓我們再次喚起對於香港市民精神健康問題的關注,但

為了解決精神健康問題,避免對弱勢群體進行污名化至關重要。每當社會慘劇發生時,媒體和公眾輿論往往會輕易地將事件與某些社群聯繫起來,例如精神病患者或少數族裔。然而,這些標籤可能無法幫助我們了解問題的深層原因,反而簡化了問題。

先去污名化 再去關心 少數族裔 精神健康

在深水埗劏房命案中,一個有趣的發現,就是在中文的報章裡面,往往報導的標題都以疑犯的族裔為題,反而在英文媒體裡面則多以 “Sham Shui Po mother” 為題。根據新聞報導,疑犯與其丈夫已經分居,雖然在他們的文化裡面,婚姻壓力比一般本地家庭更大,他們族裔與案件沒有直接關係,媒體不應煽動情緒。

建立跨族裔的溝通渠道 需要更多信任

由於文化和溝通方式的差異,香港不同族裔的人們面臨著各種困難,他們可能感到無處可訴。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建立信任,也許不願意打開心扉。因此,傳統的輔導服務可能無法直接減輕他們的問題。他們需要的不僅是更多的輔導資源,還需要更大的社會網絡,在需要幫助時能夠得到支援。

這種情況也適用於劏房居民,他們生活在狹小的空間裡,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社交圈子有限。當在短期內難以解決劏房問題時,政府計劃通過「社區客廳」為劏房居民提供額外的生活空間和社交網絡,這是重要的一步。賽馬會「三房兩廳開檯食飯」社醫共生計劃在中西區提供的延伸生活空間和幫助劏房居民建立更大的社區互助網絡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應該學習理解和尊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同時建立和加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只有這樣,香港才能成為一個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夠在這裡感受到理解和尊重。

全文載於《am730》

跳出「單一思維神經線」,開創 多元出路,助你的 生涯規劃 更上一層樓

歐陽偉豪博士 (Ben Sir)是一個多棲發展的學者,從粵語研究、電視節目、舞台劇以至社企等都有他的身影。在上月底舉辦的 TEDxChaterRoad 裡面,他就以數個香港的現象去解釋許多人可能輸在「單一思維神經線」這個情況。而在了解「單一思維神經線」前,Ben Sir向我們分享了兩個關於「單一思維」的現象,以便我們理解。 …

「共創明『Teen』計劃」能打破本港 跨代貧窮 的困局嗎?或是他們是缺乏 發展及培訓機會?

跨代貧窮是歷屆特區政府面對的重大課題之一。根據港府於2016年公佈的堅尼系數(反映貧富差距程度的指標)為0.539, 代表收入不均及貧富懸殊情況嚴重,而港府於今年7月宣布成立「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為2000名居於劏房的初中學生推行為期一年的試驗計劃。 …

全新去中心化 寫作模型 顛覆 出版界|為什麼「版權所有,翻印不究」反而有利創作者?

不知什麼時候,「文字有價」成為了大家暗自認同,卻又沉默不語的課題。傳統出版模式下,為了讓作品增加競爭力,出版社、書店分擔作品包裝、推廣、分銷等角色,當作品成功走進讀者世界裡的時候,留給創作者的價值已經被重重關卡過濾不少。當然,關鍵還是盜版問題,真正進入付費牆的人並不多,而網絡世界的發達更大大加強了文字價值的稀釋度。有時候,這個甚至是創作者的「good problem」,畢竟有人看盜版,總好過作品無人問津。 …

【擺脫跨代貧窮】從多角度分析 扭轉「受惠人」概念

記得在新加坡修讀公共行政碩士的時候,不時都會接觸到關於社會福利、教育政策的議題,當中解決貧窮問題更是世界各地政府的重要施政方針。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就看到學弟問到「為甚麼會有貧窮?」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在難以透過一言兩語就解釋得到。今次我就先從少數族裔、居住環境及整體社福發展策略這三個層面作出分析,希望可以就 跨代貧窮 提出一些見解。 …

【擺脫跨代貧窮】拓展社區空間 助劏房學生炎夏學習

炎炎夏日,不少市民皆安坐家中享受冷氣帶來的涼快。可是,對於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劏房戶而言,空氣流通欠佳的狹窄居住環境於夏季較難熬。此外,我與團隊到多區探訪劏房戶時,了解到他們面對的水電費及精神壓力問題,而最近政府亦成立了「弱勢社群學生 擺脫跨代貧窮 行動小組」,加上多位高層不少走訪社區,探訪劏房戶,這正正是好的契機,讓我們檢視如何提供更整全的服務介入,幫助 基層家庭 擺脫跨代貧窮。 …

「大辭職」浪潮下,社創機構 應該應如何應對?

社福機構員工流失率高,是不爭的事實,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 的《非政府組織(NGO)薪酬調查 2018》,參與機構整體員工平均流失率為19.7%,在疫情的影響下,雖然未看到最新的研究,但觀乎整體社會的發展,都會知道員工流失的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 …

從 城市發展 到 教育,加快 數碼轉型 步伐

數碼轉型不單是近年熱門的題目,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早在疫情之前,世界各地政府就為此準備,舉例說,泰國政府自2016年開始推動「泰國4.0」的計劃,期望可以透過創新轉型,為他們的經濟注入新的動力,並積極提升創新與科技產業。而新加坡政府早在2014年11月就已宣布啟動智慧國家發展計劃(Smart Nation Initiative)。 …

擺脫 跨代貧窮!少數族裔任老師,為基層學童補習英文!

平等機會委員會的研究指出,在少數族裔中,2011 年和 2016 年達到專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均超過 50%,遠高於整 體人口比例,而2011/12 學年至 2016/17 學年,本地非華語學生入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 助或自資副學位和學位課程的人數亦大幅增加,可見有心尋求個人發展的少數族裔青年為數不少,但跨代貧窮在這群體的情況卻非常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