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跨代貧窮】從多角度分析 扭轉「受惠人」概念

記得在新加坡修讀公共行政碩士的時候,不時都會接觸到關於社會福利、教育政策的議題,當中解決貧窮問題更是世界各地政府的重要施政方針。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就看到學弟問到「為甚麼會有貧窮?」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在難以透過一言兩語就解釋得到。今次我就先從少數族裔、居住環境及整體社福發展策略這三個層面作出分析,希望可以就 跨代貧窮 提出一些見解。

少數族裔 跨代貧窮 語文障礙只是表因?

根據政府的《2016年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况報告》資料,少數族裔多透過就業自力更生,但當中仍有64.7%貧窮人口來自在職住戶, 加上其族群家庭明顯較大,多居於4人及以上住戶,這亦加重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在職住戶難以安排時間進修及尋找較佳工作,較難脫貧,形成了少數族裔的跨代貧窮問題。

而在新一屆政府上場後,特首宣布成立「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並已經召開首次會議,希望可以解決跨代貧窮,並提出在社區和學校招募2,000名來自弱勢社群的初中學生,包含「師友配對」、「個人發展規劃」和「財政支援」3大元素,而事實上,除了華語學生之外,如果計劃在未來可以拓展至非華語學生,對於緩解少數族裔的跨代貧窮問題,相信也有一定幫助。

筆者最近進行一項關於少數族裔就業能力的研究,訪問了數名少數族裔大學生,而根據平機會於202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發現近50%少數族裔學生從未或很少與香港華裔人士交往。背後深入的成因為何,我們正努力蒐集數據及展開訪問,希望了解更多,不過這個數字就絕對是一個警號,讓我們重新注視社會上這個群體的需要,而不是單單歸咎於語文問題。

居住環境惡劣 加劇跨代貧窮

今年的炎炎夏日,氣溫動不動就超過攝氏35度,這對劏房住戶來說非常難受。而對於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及學習,對其學習效能的影響亦甚大。

劏房的問題,並非一時三刻可以解決,但我們能否於學校及社區裏提供延伸的生活空間,讓不同居住環境的學生都可以有一個相對舒適的學習地方,而不需要困在狹窄的空間裏面,則是社區組織可以着手處理的事情。

連續兩年多的疫情,固然加劇了香港的跨代貧窮問題,但綜觀歷屆政府在貧窮議題上所作的努力,要有效緩解民生憂難,在整體的社福發展策略上還需要更多規劃;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改變思維,嘗試以不同視角去處理跨代貧窮這個課題。

扭轉「受惠人」概念 提升基層的志向信心

在今年7月的時候,新加坡國家福利理事會(National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發布更新版的「社會服務領域策略重點」(Social Service Sector Strategic Thrusts,簡稱4ST),當中的四大策略包括:(1)賦予個人、家庭和社區權力並使他們融入其中;(2)有效和有影響力的社會目的實體(social purpose entities);(3)關愛、協作和有影響力的社會服務生態環境(social service ecosystem);(4)着眼未來的社會服務部門。

過去多年來,我們都習慣將貧窮人口定型為「被幫助」的一群。但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能力和志向,在去年的時候,D-Generation計劃 就招募了數位懂得多國語言和文化的少數族裔青年,成為 社區導師 教導基層小學生生活英語,反應不俗,今年也繼續與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部合作,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協助他們推展其網上功課班,好讓一班基層學生可以繼續學習。事實上,如何讓他們提升其志向,讓他們有更大的使命感,甚至讓他們有信心、能力成為幫助別人的一群,可能比起提供社會福利補貼,能夠更有效緩解跨代貧窮的問題。

原文載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