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Cheung 張樂芹

社會創新策略顧問,亞太區青年發展基金 共同創辦人及 執行總監,相信比起成功,我們更應學習面對失敗,希望透過社會創新工作拉近青年貧富的差距,找回社會的流動力。

【擺脫跨代貧窮】從多角度分析 扭轉「受惠人」概念

記得在新加坡修讀公共行政碩士的時候,不時都會接觸到關於社會福利、教育政策的議題,當中解決貧窮問題更是世界各地政府的重要施政方針。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就看到學弟問到「為甚麼會有貧窮?」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在難以透過一言兩語就解釋得到。今次我就先從少數族裔、居住環境及整體社福發展策略這三個層面作出分析,希望可以就 跨代貧窮 提出一些見解。 …

「大辭職」浪潮下,社創機構 應該應如何應對?

社福機構員工流失率高,是不爭的事實,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 的《非政府組織(NGO)薪酬調查 2018》,參與機構整體員工平均流失率為19.7%,在疫情的影響下,雖然未看到最新的研究,但觀乎整體社會的發展,都會知道員工流失的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 …

從 城市發展 到 教育,加快 數碼轉型 步伐

數碼轉型不單是近年熱門的題目,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早在疫情之前,世界各地政府就為此準備,舉例說,泰國政府自2016年開始推動「泰國4.0」的計劃,期望可以透過創新轉型,為他們的經濟注入新的動力,並積極提升創新與科技產業。而新加坡政府早在2014年11月就已宣布啟動智慧國家發展計劃(Smart Nation Initiative)。 …

【明報】跨界合作 讓基層學童資助更到位 擺脫跨代貧窮

在新學年下,學校未能恢復面對面的授課,此時此刻,使用電腦學習變成常態,不同階層學童的學習進度差異,就變得更大,基習學生電子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就顯得更為逼切,難以 擺脫跨代貧窮。

最近在翻看世界銀行經濟學家 Martin Ravallion 在 2016 年的演說,裡面提到不少關於 扶貧政策 的反思,在現時疫情全球肆虐的情況下,有關的分享就顯得更為有價值。 …

推動STEM教育 發展方向需更長遠

近年創科發展、初創熱潮如雨後春筍,政府亦放大量資源、心力在相關的支援及創科人才培育上。當中在教育層面上面,香港政府自2015年的《施政報告》起,著手關注 STEM 教育的發展,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向本地所有中學、小學提供一筆過 STEM 教育津貼。 …

新加坡如何培育創新人才? 未來教育與基層上流

一直以來,世界高速發展的同時,貧富不均似乎是擺脫不了的詛咒。香港貴為已發展的地區,人均GDP排在名全球頭20位,仍不得不正視其堅尼系數高達0.5的社會現實。打造公平的教育和競爭環境是拉近社會不均,是推動基層向上流的不二法門。 …

向世界出發 當上數碼遊牧民族

到別的地方探索,體驗與香港截然不同的人文氣息、自然風光,相信是不少人的夢想。而事實上,自香港政府在 2001 年簽訂工作假期計劃以來,每年都吸引大批青年出外探索,可見當中的需求。而在工作假期以外,要出外探索,其實還有不同的方法。古時候,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今時今日,隨著科技的演變,也有了「數碼遊牧民族」的出現。 …